EN
 > 首页>联络我们>新闻资讯>新闻资讯> 2025手机散热膏市场:需求井喷,技术领航
 返回列表

2025手机散热膏市场:需求井喷,技术领航

  在2025年,智能手机领域持续向高性能、高集成化大步迈进,这一趋势使得手机散热膏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技术创新也步入了高速发展通道。

HY810-10g散热膏.png

 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持续精进,骁龙8 Gen5、天玑9400等新一代旗舰芯片相继入驻手机。这些基于3nm制程工艺打造的芯片,在晶体管密度提升30%的同时,CPU性能实现25%的跨越式增长,GPU图形处理能力更是飙升35%。然而,性能的突飞猛进带来的是功耗的显著攀升,特别是在5G+Wi-Fi 7双连接、4K视频录制、高帧率游戏等高负荷使用场景下,手机发热问题愈发棘手。据行业权威机构TrendForce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手机散热膏市场规模较去年同期飙升了45%,达到28亿元人民币。细分市场中,导热系数达5W/m・K以上的中高端散热膏产品,占比超过60%,与2024年相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,市场对高效散热膏的渴求可见一斑。

  在技术创新的赛道上,各大厂商火力全开。华能智研联合中科院材料研究所,历时两年研发重磅推出新一代石墨烯复合散热膏。该产品采用纳米级石墨烯片层与氮化硼晶须的三维网状复合结构,通过分子级界面优化技术,将散热膏的导热系数成功拉高至9W/m・K以上,较传统产品提升80%。同时,通过添加弹性聚合物基质,这款散热膏柔韧性更强,能完美适配手机内部愈发复杂的堆叠式主板、微型摄像头模组等精密结构设计。除了导热性能,低挥发、长寿命也成了行业研发的主攻方向。某国际材料巨头推出的新款散热膏,创新采用全氟聚醚基础油与特殊添加剂配方,历经1000小时85℃高温老化测试,油离度仅0.3%,远低于行业1.5%的标准,在-20℃至120℃的极端温度区间内仍能保持稳定性能,使用寿命更是延长至3年以上,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准。

  从应用层面来看,手机厂商的散热方案越来越离不开散热膏。小米20Ultra 在其冰封散热系统4.0中,将散热膏厚度控制在0.05mm,配合均热板与石墨烯膜,实现了3D立体散热。vivo X100 Pro+则采用了定制的高填充率散热膏,在原神全高画质60帧模式下,持续运行2小时后,芯片温度较前代产品降低8℃。这些主流品牌在最新旗舰机型里,普遍采用“散热膏 + 蒸汽室 + 石墨”的多层复合散热系统,定制化散热膏的使用量相较于2024年增长了30%,成功把芯片峰值温度稳稳控制在42℃以下。在折叠屏手机领域,铰链区域因频繁开合产生的散热难题,也因柔性散热膏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。某折叠屏机型所搭载的柔性散热膏,特别添加了液态金属微滴,在经过10万次折叠测试后,散热性能衰减不足5%,其稳定性与耐用性令人称赞。值得关注的是,散热膏的应用场景还在向可穿戴设备延伸,智能手表、AR眼镜等设备也开始采用微型化散热膏解决方案。

  可以预见,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,手机散热膏将逐渐从过去的“辅助散热”配角,华丽转身为“核心散热部件”,在未来市场中释放出无可限量的潜能。


立即咨询
深圳市华能智研电子有限公司 ×